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2新教材·DY·思想政治-R-选择性必修3-QGA 政治(三)3答案

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2新教材·DY·思想政治-R-选择性必修3-QGA 政治(三)3答案,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2新教材·DY·思想政治-R-选择性必修3-QGA 政治(三)3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。

20.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依据图示信息可知,材料反映了1926~1940年,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,而农业发展缓慢,由此可知,苏联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,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,C项正确:材料现象是苏联对农业投资不足的结果,而不是其需要变革农业生产方式,排除A项;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并不是独立完成的,一定程度上依赖引进欧美等国的先进技术,排除B项: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工农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,体现不出苏联侧重丁国防工业的建设,排除D项。故选C项。

33【答案】(12分)示例一全球化起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,以哥伦布到达美洲为标志。论证:随着地理大发现,人类才真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交往:经济上打破孤立的状态,欧洲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了商业联系,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,世界经济活动相互密切影响: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走向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的时代,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。所以,将新航路开辟作为全球化的起点有一定的道理。示例二全球化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,以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为标志。论证: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,为了获得廉价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,英国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,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随之扩大:各地间的联系更加便捷,为世界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,人类走向普遍交往的时代:欧美工业国的商品输出到世界各地,中国也随着鸦片战争的战败而被迫打开国门,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。所以,将工业革命作为全球化的起点有一定的道理。(“示例”仅供参考,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)【解析】根据材料,可选择观,点:全球化起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,以哥伦布到达美洲为标志。论证: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,可从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、真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交往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等分析说明。也可选择观点:全球化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,以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为标志。论证: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,可从工业革命促使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、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随之扩大、欧美工业国的商品输出到世界各地、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等角度分析总结。论述言之有理即可。

关键词:单元测试示范卷